水稻免耕旱育抛秧技术

编辑:Bertha 时间:2025-11-06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水稻免耕旱育抛秧技术是免耕技术、旱育秧技术、抛秧技术三项技术的有机结合。它具有不寄秧、不整田、不插秧的特点,能够有效地降低劳动强度,缓解农忙时节劳力紧张的矛盾。  通过我们连续两年的示范种植,水稻免耕旱育抛秧技术与传统的两段育秧栽培技术相比有三个好处和四大技术优势。  三个好处:  1、节本增效。水稻免耕旱育抛秧、不寄秧、不整田、不插秧,整个生产环节节省劳力、机械、油耗等生产成本投入90元左右。  2、省工省时。常规插秧,投入两个工,累的腰酸背痛,每天插一亩秧,而抛秧投入二个工每天抛四亩秧,效率提高了几倍,同时整个生产环节可节省用工三个。  3、增产效果显著。通过两年的示范种植,免耕旱育抛秧,平均单产在650公斤左右,比传统的育苗移栽亩增产50公斤。  四大技术优势:  1、应用免耕技术,保持了土壤的自然结构,提高了地力水平。前茬小麦、油菜收割后,不耕整大田,保持了土壤自然的原始状态,减少了水土流失,秸杆自然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了地力水平。  2、应用旱育秧技术,提高了秧苗素质。秧苗在旱育苗床上生长,规避了水育秧用水多、遇低温长势弱、生长慢、秧龄长、易早穗的风险。秧苗在富氧状态下生长,根系发达,植株生长健壮,分蘖力强,抛前单株带蘖都在四个以上,秧苗素质好,抛后无返青期,延长了大田有效分蘖期。  3、采用“旱育保姆”包衣技术,有效解决了苗床死苗多,大田扎根立苗难的问题。  “旱育保姆”包衣剂是采用缓释和保水剂为基质与特种矿质粘土相配合,辅之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机生态肥和微肥等辅助剂复合形成的高科技产品。包衣后在种子和根部周围形成“小水库、小肥库、小药柜”于一体的吸水泥土,它具有苗床不调酸、种子不催芽、保水保肥、出苗整齐、防治病害、矮化壮苗等一系列功能,相当于在秧苗周围筑起了一道防火墙。  4、应用抛秧技术,秧苗入泥浅,低位大蘖多。秧苗直接撒播在田面上,分蘖节入泥浅,分蘖发生快,低位大蘖多,为穗大、粒多奠定了基础。  主要技术措施:  一、育秧操作要点  1、选好苗床:苗床一般选择在土壤肥沃、土质疏松、便于管理和运秧的冬炕田,空闲地和菜园作为苗床,苗床面积按秧本比1:15的比例准备好。  2、插前准备:①品种选用当地主推品种,参照农业局公告的春夏播作物品种。②施好苗床底肥,一般在播种的七天以前每30平方米施腐熟的农家肥200公斤或1公斤复合肥加适量农家肥或人畜粪,禁止施用未腐熟的猪牛栏粪或碳铵等爆性肥料,防止烧根。③开沟整厢。做到厢平土碎草净,厢宽以膜宽确定,四周留好排水沟和作业道。  3、用好专用药剂:①“旱育保姆”包衣剂。应在田边采用现拌现播的方法,按照每 350克 包衣剂1公斤种子的比例,先将包衣剂倒入脸盆等圆形容器中,再将浸泡好滤去多余水份的种子缓缓加入,滚动包衣,做到包衣剂全部裹住种子。种子盖好土后,一般用10ml旱育净加水5-6公斤均匀喷洒65平方米苗床,喷后30分钟盖膜。  4、苗床管理。到了4月下旬气温偏高,应加强苗床管理,一是在秧苗立针至现青期的晴天中午,在膜的两头及四周开口通风降温,防止烧芽。二是在秧苗1叶1心期齐苗后,揭膜后一次补足水份,以后秧叶不打卷,不浇水,防止频繁浇水造成死苗。  5、浇好提苗水。在扯秧前1天下午,一次性浇足透墒水,防止第二天扯苗时伤根伤苗,禁止串灌,串灌后扯苗容易成跎,抛洒不开还影响进度。  二、大田操作要点:  1、克瑞踪除草:播种前1个星期,亩用克瑞踪200ml杀除大田杂草,喷药用水量以将杂草全部喷湿为标准。喷后1小时内下雨要补喷。2、上水泡田。播种前3-4天筑好田埂,整平大田机械碾压的厢面,然后上水泡田,要泡松泡软。待水田自然落干,田间薄皮水时抛秧,麦茬田要耙几道疏茬,防止架秧。  3、平衡施肥。抛秧前1-2天,浅水层时进行施肥,施肥总量上要控氮增钾。  4、抛秧。抛秧密度一般以1.5万株为宜,搞好定量抛植,力争做到“抛(第一抛70%),补(第二次抛30%),捡(按厢宽 3米 捡出 30cm 作业道),匀(抛后及时匀苗匀蔸)”相配合。  5、水份管理。一般在抛后3天内保持田间薄皮水,扎根立苗后与大田一样进行正常管理。

    标签: 苗床 秧苗 包衣
    Copyright 2017-2025 tukeu.com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3010729号-1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