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如何种植 种植时间(种植注意事项)

编辑:Evan 时间:2025-05-21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珍稀食用菌,素有“菌中皇后”的美誉。其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多糖、维生素、无机盐等,具有“刮脂”功能,是天然的减肥药。那么,竹荪如何种植呢?种植时间是什么时候呢?种植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竹荪如何种植

1、室内箱栽

用废木箱作栽培容器。在箱底先铺5~10厘米厚的腐殖质土,其上铺竹段、木段或其它代料,于料上接入竹荪栽培种。每平方米用3瓶菌种,最后覆盖肥土5~8厘米,浇透水,在室温下培养发菌。常洒水,保持湿润。在温、湿度适宜条件下,4~5个月菌丝可长满培养料。当气温达20~24℃时,便在表土内形成菌蕾。此时,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以上。当菌球钻出表土后,空气相对湿度要提高到95%以上。

2、床畦栽培

选择背风阴凉场地,挖深10~15厘米,宽100厘米,长度不限的床畦。畦底留10厘米松土,先铺一层竹片或段木(干竹片需洗浸泡8~12小时,晾干表面水分),在竹片或段木上播1层菌种,撒1层干竹叶,最上部覆盖肥土10厘米。若遮荫条件差,应在床畦上搭荫棚。经常洒水保持表土湿润。从接种到采收经10-12个月。

竹荪种植时间

竹荪在气温7℃以上即可栽培,以10~12月份栽培为宜。

竹荪种植注意事项

(1)水分管理是栽培成败的关键。菌丝体生长阶段土壤湿度应保持65~70%,湿度过大过小都不利。若土壤过干,可喷细水,但不可使泥土上积水。

(2)各生长阶段的管理。菌蕾生长阶段,温度最好控制在20~23℃,空气相对湿度在70~75%;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90~95%,可每天喷水3~4次;每天开窗通气1~2次,每次30分钟。

(3)室外床畦栽培的管理。严防人、畜践踏。在发菌过程中,平时不要挖开检查,以免弄断菌丝。

(4)及时补土。若埋的段木露出土表,应及时补土覆盖。

以上就是土客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竹荪种植的相关信息,想了解更多植保技术的相关信息,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学习更多,关注后你也可以留言回复想了解的植保信息。

    标签: 竹荪 栽培 种植
    Copyright 2017-2025 tukeu.com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3010729号-1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